在新能源汽车的激烈竞争中,车载语音助手早已从普通的配置,变为各大车企争夺用户的核心战场。无论是基础的车控指令,还是复杂的语义理解,人机交互的流畅度与智慧化程度,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智能座舱的体验评价。而在这场竞争中,问界系列凭借车载智慧助手小艺的持续迭代,始终走在行业前沿。
随着问界M9 2025款全景智慧旗舰SUV及问界新M5 Ultra的发布,车载小艺再次迎来能力跃迁——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与DeepSeek的融合架构,实现了更拟人的深度思考。

车载小艺自适应“快思考”与“慢思考”。当用户给出“打开车窗”“导航回家”等明确指令后,车载小艺会立即作出准确的响应——这种“快思考”模式依托于对车辆功能的深度整合,覆盖空调、座椅、娱乐等高频操作,你甚至可以对车载小艺一次性下达“打开座椅按摩、播放收藏歌单、导航回家”多条指令,将原本需要多次触屏操作的动作压缩成一句话。
而当面对复杂需求时,车载小艺会主动进入“慢思考”模式。例如用户要求“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写一首西湖春游诗”,或“小猫会觉得我是妈妈还是朋友”,系统会调用多模型融合的推理能力,结合上下文语境生成更具创造性的回答。

车载小艺的另一突破,则是将语音交互从单一中控屏解放出来,做到全车多屏联动的奇妙体验。通过分布式架构,后排乘客唤醒小艺时,指令反馈可以就近显示在后排屏幕上,避免主驾屏幕频繁跳转带来的干扰。这一设计提升了交互效率的同时,更进一步考虑到了安全性。例如当问界M9 2025款后排的儿童说出”小艺小艺,打开华为视频看小猪佩奇”时,最近的车载屏幕即刻响应播放,避免驾驶员分心操作;当全家出行时,可以跟小艺说“全车一起看这部电影”,共享出行乐趣。

除此之外,智慧场景上新了更多原子化能力。在问界M9 2025款的系统中,用户可像拼装乐高积木一样,自由组合丰富的车控功能,例如将“打开天窗+播放轻音乐+调至25℃空调+开启座椅通风”打包命名为“周末兜风模式”,或是把“将情景灯语、后排实时影像、幕布“”等功能编排组合起来设置为“后排关怀”场景。这些自定义指令均支持语音一句话触发,让车载小艺的价值更具体。

或许这才是智能汽车竞争的下半场主题:谁能让AI真正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谁就能定义接下来的车生活新常态。很显然,车载小艺与鸿蒙智行系列已经走在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