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车网
当电动化转型成为车企成长必经之路时,汽车行业就开始有了新的底色。但汽车新时代的“秩序”显然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游刃有余,例如曾经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发展的风生水起的二线豪华品牌,在新时代里似乎开始了各种“水土不服”。
即便是已经被本土品牌纳入怀中,有着自主品牌巨头作支撑的沃尔沃,在新能源时代也无法再昂起曾经高傲的头颅。
沃尔沃电动化转型遇挫
沃尔沃并非是不看重电动化转型,相反它还是诸多二线豪华品牌中较早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且付诸于行动的。早在2017年沃尔沃就宣布了全面电气化战略。只是就当前的转型效果来看,其基础算不上多好。不仅时间早,沃尔沃的决心也够大。
在今年8月沃尔沃官宣高层人事变动时提到,现任大中华区销售公司领导者潘鹤松“此前在日本市场任职期间,使沃尔沃汽车在日本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相信他的经验将进一步推动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电气化转型”。沃尔沃汽车也不止一次强调,该次中国管理层的调整与推动电气化转型有关。
这无一不体现出了沃尔沃汽车电气化转型的决心。
但市场最终是要用数据说话的,10月份,沃尔沃销量为15041辆,但新能源车型仅为1166辆。目前在售的五款新能源车型,10月销量没有一款是突破600辆的,销量最高的XC60 RECHARGE当月销量500辆,销量最差的S60 RECHARGE当月销量仅22辆。而且这已经成为了沃尔沃新能源车型的常态。
这样的成绩似乎暴露出沃尔沃汽车的电气化转型节奏并不如规划的那般顺利。但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并不这样认为,他表示:“我很高兴的是,即便在有限的产品区间,我们也顺利进行着电气化推进。”
但看过了沃尔沃首款纯电MPV EM90上市后的反响后,不知道袁小林是否还能笑着说出“我很高兴”。02
EM90备受争议、袁小林失意
在近两年,新能源MPV市场在国内的火热成都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中高端新能源MPV市场,由于家用需求扩张叠加消费升级,此类车型的需求也跟着扩张。对于已经是“红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新能源MPV市场显然是一个还算有机遇的选择,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品牌加速抢占。所以,沃尔沃将目光投向这块细分市场并不令人意外。
大概更令人意外的是,沃尔沃推出了一款和极氪009极其相似的MPV产品。新车外观、内饰设计上和极氪009不能说100%还原,但明眼人也能看出相似度极高。且沃尔沃EM90所配备的单电机和并不出色的动力参数也很难符合消费者对一款豪华品牌MPV该有的需求。
并且,沃尔沃EM90和极氪009都是基于SEA浩瀚架构平台打造,属于同平台的产品。在整个新车身上大概也只有那套B&W音响可以支撑“豪华”二字,但其售价比同平台的极氪009高出了30万元,扪心自问,沃尔沃的品牌溢价值得吗?这需要最终市场来回答。
但在袁小林眼里,无疑EM90的定价是合理且成功的。作为沃尔沃汽车首款纯电豪华MPV,EM90被寄予了不小的期望。袁小林,纯电产品相较于同级别的内燃机产品,要考虑更多的投入,未来是否会得到更好的回报。他称:“我们绝对不会看市场掀起了一阵波动就赶紧跟风,抛弃自身商业逻辑,最后声称我很成功。定价策略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反应来制定。”
但或许袁小林更应该认清的现实是,如今的沃尔沃已今非昔比,定价权已经不再掌握品牌手里而是市场手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近两年,沃尔沃的车型、技术的更新以及产品力在二线豪华阵营已经越来越边缘化。这从沃尔沃在华销量已经远低于其全球销量增长,以及上述新能源销量数据中就可见一斑。03
二线豪华遇冷现状
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二线豪华品牌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构建的品牌护城河,已经不再适用于智能电动车时代。例如沃尔沃所主打的“安全性”,在新能源时代汽车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沃尔沃主打的安全性还适用吗?
当下沃尔沃所遇到的困境,不管是销量下滑还是电动化转型受挫,也是如今二线豪华品牌在华集体遇冷的缩影。以前,二线豪华品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能给消费者一个能提供近似豪华品牌的感受,但价格却又要相对实惠的选择。如今,在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新能源的不断冲高,各种越级配置堆叠,价格拉低将性价比拉满,这直接抢占了二线豪华品牌的市场,进一步压缩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说明,1-9月豪华车累计销量225万辆,同比增长26%,其中传统豪华品牌累计销量为166万辆,同比增长 13%;新能源豪华车58万辆,同比增长89%。这意味着,用户们的消费能力并未衰减,只是市场的选择区域多元化,购车选项从传统豪华品牌转移到新能源品牌。例如,理想、蔚来、极氪10月交付量分别为4.04万辆、1.6万辆、1.3万 辆。
数据可以反映出,自主新能源的崛起,不仅蚕食传统燃油豪华车的市场份额,而且对传统豪华品牌形成挤压。重点是,这一趋势预计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成为市场的常态。
如今尚能存在的二线豪华品牌几乎都是因为背靠大树,但当大树本身养分不够的时候,这些二线豪华品牌的生存力能否支撑其独自在市场沉浮呢?这是所有二线豪华品牌需要攻克的生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