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志富
近日,有关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织架构调整的消息被广泛报道,报道称智能驾驶事业群(IDG)旗下智能交通事业部(ACE)被划归到智能云事业群(ACG),调整之后,IDG旗下业务范围有所变动。
根据IDG的业务板块规划,智能交通主要是面向交通新基建行业,为G端提供车路协同方案。这次调整或间接说明百度对于智能交通这一板块还在继续进行调整,智能交通事业部成为重灾区。
从百度的组织架构调整看,可以通过对智能驾驶业务进行一定的收缩,集中优势兵力攻坚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两大业务板块,毕竟论起商业化前景,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两大业务更加清晰和明朗。
但其商业化能否顺利实现吗?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自动驾驶热退潮 悲观情绪浓烈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调整组织机构的背后是全球自动驾驶热退潮。
海外,Uber出售了自动驾驶团队,Argo AI宣告破产,亚马逊关停了无人配送车项目,苹果自动驾驶项目遭遇降级,而在国内,阿里拆分了达摩院,将自动驾驶实验室并入菜鸟,同样在2018年宣布进军自动驾驶的腾讯早已对此绝口不提……
另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自动驾驶领域融资规模超过200亿元,但是和2021年的932亿元相比,缩水近8成。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已经上市的十余家自动驾驶公司,2022年的估计平均跌幅超80%。
近两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充满了悲观情绪,今年尤其严重。
2023年一开年,Waymo 开启了研发无人车 14 年以来的首次公开裁员。2 月,现代汽车与安波福的合资自动驾驶公司 Motional裁员。3月,Waymo开启第二轮裁员,自动驾驶卡车公司 Embark 官宣倒闭关停。5月,阿里达摩院大比例裁员,不再保留自动驾驶业务。同月,Nuro继2022年底裁员后,再优化超300名员工;图森未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通知,随后针对美国公司裁员50%。
L4 级自动驾驶公司集体出事也引得业内大佬开始唱衰。
3月底,在比亚迪2022年财报交流会上,王传福直言:“无人驾驶那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它(无人驾驶)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3)论坛上,地平线创始人余凯也表示:“我觉得十年以后连L3都不会真正实现。”
甚至有业内人士信誓旦旦地表示,无人驾驶不是偶遇波折而是在走向末路!
但是百度似乎并不赞同,百度的自动驾驶项目始于2013年,经过十年来的投入和研发,一直保持战略定力。
据百度财报,自2015年正式成立L4事业部以来,百度每年的研发投入都不低于100亿。即使处于亏损的2019年,其研发投入也同比上升16%,超过了183亿元。2021年更是跃升到200亿元以上,2022年为223亿元左右。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接近1500亿元
正如李彦宏所言,十多年来,百度持续处于一种压强式、马拉松式的研发投入状态!
但是在智能驾驶业务营收方面,百度却三缄其口。直到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才首次披露相关营收信息,当时百度披露截至2021年6月旗下阿波罗ACE智能交通,总合同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对于自动驾驶只是披露一下,累计服务例程拓展城市数量等信息。
在百度的营收组成中,智能驾驶业务属于非营销业务。近些年,百度的非营销业务营收增长明显,但是百度也多次在财报中说明,非营销收入主要由AI云与其他AI业务驱动。换言之智能驾驶业务还不值得一提。
对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投入无可厚非,但是投入只是过程,商业化落地才是目的和结果,百度需要为这个目的和结果做出自己的选择。
黎明前的黑暗?自动驾驶或将迎来重要市场机遇期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在2022年中国消费者对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前景看法中,有77.3%的消费者表示看好。艾媒咨询也认为,无人驾驶赛道2024年-2025年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这两年的同比增速将达到50%左右。
同时,也有不少大佬出来力挺无人驾驶,其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就隔空回应了王传福:“说自动驾驶是扯淡有两个原因,或者是对行业不了解,或者是故意这样说的。说这话的大佬应该是故意打击这个行业。”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直言:“无人驾驶绝非扯淡!”
但是,以上最终都还都只是停留在嘴上,唯有商业化落地才能真正让无人驾驶真正活下来,无人驾驶共享汽车无疑是目前自动驾驶最核心的商业化落地场景。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旗下业务板块除了智能交通外,还有自动驾驶、智能汽车两大事业部。其中自动驾驶事业部主要面向共享出行行业,比如外界非常熟知的“萝卜快跑”。
近年来,百度一直在推动全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目前,百度商业化的重点项目-“萝卜快跑”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城市,已经覆盖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北京等城市。其中在深圳、北京、武汉、重庆的萝卜快跑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每天在大街小巷中全面运行。今年1月,百度又与武汉签订协议,将要实现全域、全无人驾驶项目落地。
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部运营总监毕然在2023第三届中国智能汽车创新大会上表示:“经过一年多的运营,萝卜快跑在深圳从一开始覆盖早9晚5,到现在覆盖早晚夜三个高峰,真正覆盖了全时段的出行场景,这在传统出行看起来稀松平常,但这标志着我们真正进入商业化运营状态。”
据百度发布的《无人之境旅途:2022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年度报告》,2022年“萝卜快跑”平台活跃用户数量较2021年增长了近2倍,订单量也实现了多倍数增长。截至2023年一季度,“萝卜快跑”全国订单量已超200万,APP用户满意度评价达4.9分,其中5分满分好评占比最新数据高达97.12%。
随着商业化的不断落地,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似乎有望尽快进入到创收阶段。
李彦宏曾预测,百度Robotaxi最快在2025年实现盈利,他认为在2025年左右,全球会出现大范围进行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运营的企业。而在这股浪潮之中,百度“萝卜快跑”将保持领先地位。
但是,尽管如此,百度无人驾驶的营收相比较其1500亿的投入依旧“杯水车薪”。
李彦宏的预测或许过于乐观,尽管很多公司已经出局,但是无人驾驶领域的竞争依然存在。比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板块正被推动在上海布局,中信证券认为,特斯拉或将引领全球自动驾驶走向落地阶段。
另外同样嗅到了机会的滴滴、T3出行、曹操出行等网约车公司也在纷纷入局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未来都会成为百度“萝卜快跑”强有力的竞争者,与这些业内竞争者竞争,百度到底能够拿下多少市场份额?
据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到2030年,无人驾驶出租车全球市场空间将超过2万亿美元,超过网约车的规模。另据汽车咨询服务机构IHS Markit预测,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万亿元,其中无人驾驶出租车占比将达到60%,即1.3万亿元,而且未来共享出行市场将逐步转向无人车出行市场。在技术成本、服务模式资本投入和客户群体规模效应的考虑下,最终或将形成2-3家服务商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局面。
可预见的未来,自动驾驶或将迎来重要市场机遇期。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认为,无人驾驶出租车是智能驾驶的珠穆朗玛,谁能登顶,将成为下一个智能汽车新世纪的王者。
智能汽车 百度智驾的另一条腿
百度的智能汽车事业部与华为模式类似,为车企提供智能驾驶量产方案。这是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的另外一条大腿,一直在努力将L4(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在L2(部分自动驾驶)乘用车领域,持续推动其智能驾驶产品的大规模量产落地。
2023年的上海车展,百度除了媒体展位之外,还在整车展馆亮相了百度Apollo多款合作车型以及百度Apollo Highway Driving Pro智驾产品、以文心大模型为核心的Apollo智舱前瞻技术以及百度Apollo小度车载语音解决方案等产品。
车展登场的新款岚图FREE,搭载了百度Apollo Highway Driving Pro,其中包含高速领航、城市驾驶辅助、全场景高效泊车等辅助驾驶功能,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环境感知和决策,实现自动泊车、自动跟车、自动变道等多种功能。
岚图CEO卢放表示:“岚图汽车给用户第一印象就是好开、安全,现在再加上百度的智能,一定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好开、安全、智能的产品。”
除了搭载在岚图FREE上面的Apollo Highway Driving Pro之外,百度的智能驾驶产品矩阵还包括: Apollo City Driving Max、Apollo Parking、Apollo驾舱融通。
今年4月,Apollo推出旗舰产品城市智驾Apollo City Driving Max,主要利用纯视觉实现城市域领航辅助驾驶。该系统使用的“轻量级高精地图”相比行业通用的传统高精地图要“轻”近80%,同时搭载两颗英伟达Orin X,算力达508TOPS,2颗视距为180米的高线束激光雷达,7个800万像素摄像头,4个300万像素环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量产阶段,将增加激光雷达作为感知冗余。
Apollo 驾舱融通是百度的舱驾融合初代产品,采用高通8295座舱芯片(AI算力30TOPS,与英伟达Xavier 算力相当)来实现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功能。
近日,百度方面对外表示,目前正在稳步推进搭载ANP2.0行泊一体、ANP3.0三域融通高阶智驾产品的多款合作车型实现交付。截至2023年4月,百度Apollo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已在31个汽车品牌的134个车型上实现量产,累计搭载超700万辆。
百度智能汽车业务在量产落地方面算是初见成效,但想做到大规模量产落地恐怕没那么容易。以华为为例,除了赛力斯之外,与其他车企的合作并不算成功,甚至出现了广汽临时跳票,合作被迫降级成为技术支持。因为对于车企而言,这一块不仅涉及利润成本权衡,还有上汽早就提过的“灵魂”归属问题。
2021年,李彦宏首次明确了百度智能驾驶的三种商业模式:共享无人车、为主机厂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造车。外界将其称为百度智能驾驶的“三驾马车”。
百度的“三驾马车”虽已启程,但各自都走在一条非常艰难的路上。目前,前两者在短期内还无法为百度带来明显的营收增量,未来到底如何也不好判定。而最后一个“造车”已经“失声”许久,被寄予厚望的集度汽车发展状况渐渐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