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eff
任何一种新技术最终都需要商业化落地,才能为自己赢得更为长远的生存空间。
去年,伴随着规模化量产落地需求的一声哨响,自动驾驶正式进入下半场比赛。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尽快实现规模化的生产与商业示范运营,成为诸多自动驾驶企业的共识。
落地比单纯强调高阶技术更重要
禾多科技在接受猫头鹰车志采访时就多次提出:量产落地比单纯强调更高阶自动驾驶重要。
禾多科技认为:“先打通特定的场景、让自动驾驶系统量产落地,比单纯地强调更高的自动驾驶级别更重要。这一方面能让消费者尽快体验到自动驾驶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能为技术开发积累宝贵的数据。只有基于海量数据的回传,对有效数据进行筛选,才能不断地锻炼软件算法,推动自动驾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不同于许多自动驾驶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路径(以谷歌旗下的Waymo为代表的,专注L4级别、一步到位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路径),禾多科技在2017年成立之初,便坚定地选择了渐进式路径,致力于实现从量产自动驾驶到全面无人驾驶的终极目标。
秉承着这样的初衷,坚持提升工程化能力,不断完善技术架构,为禾多科技日后能够在无人驾驶的下半场比赛中占据领先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目标明确后,禾多科技的研发思路也就变得更加清晰。率先以行车和泊车两大场景作为切入点,推出两大自动驾驶方案——行车自动驾驶系统(HoloPilot)和智能泊车系统(HoloParking)。
禾多科技自动驾驶车辆
目前,禾多科技的行车自动驾驶系统全面支持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可以轻松实现包括自动跟车及车道保持、主动换道及超车、上下匝道、路网切换等功能,支持最高时速130km/h。智能泊车系统可以实现在固定上下车点和停车位之间的自主行车、自主寻找车位、泊入/泊出车位、避障等功能。
自动驾驶技术的创新研发是自动驾驶企业的一个基本操作,而有能力实现量产才是企业实力的进一步体现。那么禾多科技的量产实力如何呢?
多措并举 推动自动驾驶量产落地
在2017年成立初期禾多科技就开发了中国首个横跨软硬件领域的自动驾驶研发平台——轩辕平台,赋予量产车辆自动驾驶基础能力,积累了自动驾驶软件在车辆底盘硬件落地的大量工程化经验。
为了实现量产落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架构搭建,并经历了各项测试。2019年,禾多科技获得了江苏省智能网联道路测试牌照,成为了国内首家通过高速公路道路测试的企业,且在该牌照考核中实现了不使用高线束激光雷达等非量产型硬件。
禾多科技车辆路测
去年,禾多科技通过了ASPICE CL2(汽车行业软件过程改进和能力评估模型二级)国际认证,获得了进入国际知名整车企业供应体系的准入门槛,并与广汽集团达成深化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资本对禾多科技进行数亿元人民币投资,同时,禾多科技将为广汽车辆平台提供自动驾驶技术。禾多的自动驾驶系统将搭载在多款广汽车型上,相关车型将于2022年开始陆续上市。
广汽活动参展
此外,作为与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形成全方位合作的唯一独立自动驾驶公司,禾多科技与更多汽车主机厂商沟通合作,推动其自动驾驶方案在更多车型上量产。
禾多科技表示,为了满足自动驾驶软件系统量产落地需求,公司已经形成从数据采集、数据仿真到场景库搭建、系统测试的完整闭环,满足汽车产品量产流程规范和安全标准,并对量产后海量并发的数据处理做好了准备,能够从研发数据和量产后的海量回传数据中进行快速有效的大数据挖掘,建设场景库,解决长尾的corner case,实现自动驾驶系统向无人驾驶迭代升级的战略目标。
2025年将成为行业关键节点
自动驾驶发展至今,被认为已经完成了99%,剩下的1%却难以突破。但在禾多科技看来,其实在很多特定场景已经基本实现了达到大众预期的无人驾驶,技术或许并不是最大难题,难点和挑战还是如何推动自动驾驶在产品上量产落地,量产之后,通过积累有效数据,促进功能不断迭代。
但是海量的真实数据,依靠系统的实际装车量。需要从企业合作、用户体验、大数据闭环等多个方面入手。对于自动驾驶研发公司来说,需要与主机厂商广泛合作,推动自身系统在乘用车产品上量产落地,拥有更多车辆真正行驶上路,才能拥有更多数据,进一步推动技术跌打。
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
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认为,对于自动驾驶行业而言,2025年将会成为行业关键节点。2025年前,一个合格的自动驾驶公司应该达到百万台级交付,百万平方公里级全场景数据回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禾多将面向广大汽车主机厂商,以更高性价比满足不同的需求,为打造本地数据驱动、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拥有更出色体验的自动驾驶方案不断努力。